【健康科普】国际肺癌日,防治结合,让肺癌患者生存期长一点,再长一点!

发布时间:2025-11-17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103

每年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11月17日为“国际肺癌日”。这一始于2001年的全球性健康倡议,由世界肺癌联盟发起,旨在提升全民肺癌认知与防治意识。今年关注月“重视肺癌早筛 规范临床诊疗”与肺癌日“突破边界,共创未来”的主题,均聚焦于早发现、早干预、科学应对的核心方向。

一、重视肺癌早筛

肺癌之所以可怕,往往在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然而,医学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早期侦察兵”,能够将防线大大前移。做为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武器,一个是“防”,一个是“查”。

(一)预防方面

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坚决远离烟草: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条!戒烟永远不晚;远离油烟:炒菜时务必开抽油烟机,做完饭再开5分钟;做好防护:在雾霾天或粉尘环境中,佩戴有效的防护口罩;健康生活: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二)筛查方面

做好“早筛”,即早期筛查,是针对无症状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的检查。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发现“潜伏期”的肺癌。治愈率天壤之别:早期肺癌(尤其是I期)通过规范手术,五年生存率可高达80%以上,甚至临床治愈。而晚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则大幅降低。这其中的差距,就是“早筛”为生命赢来的宝贵机会。可以看看下面内容,关注下身边有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亲友。

1.年龄≥50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

(1)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注: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2)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至少1年。

(5)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肺癌。

2.查什么?

推荐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低剂量螺旋CT(LDCT):是一种通过降低辐射剂量(约为常规CT的1/5至1/10)进行肺部扫描的技术。它就像给肺拍了一个高清的“三维动态图”,能发现微小的早期病变,效果远优于普通X光胸片,且辐射量很低,安全有效。英国SUMMIT研究显示,LDCT可使早期肺癌检出率达79.3%,降低20%死亡率。不推荐使用胸部X线检查、MRI检查、PET-CT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等进行肺癌筛查。

 

二、规范临床诊疗

过去,人们谈癌色变。但现在,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时代”和“免疫时代”,有以下众多治疗手段:

1.外科手术:是早期肺癌的根治性手段,如今很多手术可以通过微创完成,创伤小、恢复快。

2.化疗:即化学治疗,通过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是肿瘤治疗的基础手段。

3.放疗:全称“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方式,就像“精确制导的导弹”,能够精准消灭肿瘤。

4.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基因突变进行“精确打击”,效果好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5.免疫治疗: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为晚期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6.中医中药:肺癌患者多属于中医“正虚邪实”的范畴,使用中医中药配合以上治疗手段“扶正祛邪”,往往能够收获更好的疗效,同时也能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延伸阅读】

肿瘤科简介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是省内首批癌症止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福州市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及福州市医学会肿瘤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设2个病区共132张床位,附设重症病房、止痛病房、止痛门诊与多学科会诊门诊,现有医护人员60余人,其中医生团队含高级职称8人、博士2人、硕士13人,护士团队含高级职称1人、硕士1人。

科室突出专业技术与服务特色,秉持诊治、学术、科研并举理念,着力建设研究型肿瘤专业平台。诊断技术完善,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活检、针吸术、经皮胸膜活检、经皮肺穿刺、内科胸腔镜等技术日臻成熟,病理准确性稳居省内前列。具备晚期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能力,涵盖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粒子植入,以及经支气管镜下液氮冷冻、微波与射频消融、胸膜瘘封堵、气管支气管肿物切除术、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等专科技术。同时开展整体护理、PICC与PORT置管及多学科会诊,为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最优诊疗方案,保障治疗的完整性、实用性与时效性,有效提升患者生存预期。

让我们一起努力,防治结合,建议肺癌高风险人群定期复查,我院将始终提供规范、严谨的诊疗服务,让肺癌患者生存期长一点,再长一点!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