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今日科普】什么是微生物耐药
众所周知,微生物耐药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自2015年开始,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11月18日-24日),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WAAW)”,旨在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意识和水平,遏制细菌耐药发展与蔓延,减少耐药性感染的出现和扩散,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24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的活动主题是“教育、 倡导、立即行动”。
一、什么是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
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对抗微生物药物不再有反应时,就会产生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由于耐药性,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剂变得无效,感染变得难以或无法治疗,增加了疾病传播、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二、哪些情况容易引起微生物耐药?
(一)误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各类抗微生物药物只针对某一类微生物有效,如抗细菌药物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如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引起的),用了不仅无效,而且可能误伤我们的身体里的正常定植细菌,诱导细菌耐药,还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二)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剂量或疗程不适宜
选对了抗微生物药物并不代表一定能杀灭病原微生物,有些人害怕副作用或者产生耐药,使用较低剂量或者症状一好转就停药。其实长期暴露于低剂量,不仅杀不死病原微生物,反而更容易诱导耐药;同样,疗程不足,病原微生物可死灰复燃。
(三)过多使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
广谱抗微生物药物,顾名思义,具有广泛的杀菌作用。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误伤正常菌群。所以如果不是严重感染,应首先尽量明确是什么细菌,再针对性选择窄谱抗微生物药物。
三、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我们可以做什么?
(一)药物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是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抗微生物药物。绝不分享或使用剩余的抗微生物药物。在畜牧业中,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避免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中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
(二)遵循医嘱:抗微生物药物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使用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按剂量和疗程正确服用该类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
(三)观察反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如果感觉到瘙痒、呼吸不畅、腹泻、腹痛等症状,要及时停药并就医。
(四)生活干预: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运动,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生病时避免与他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