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科品牌】小塞子大用途——气管镜下硅胶塞封堵支气管胸膜瘘

发布时间:2024-02-07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818

来自漳州的53岁朱某某于2023年8月在外院做微创左肺结节切除手术,术后不幸出现左侧胸腔化脓性感染,导致肺内手术瘘口持续不愈合,9月二次手术后仍未见改善,反复发热、咳黄脓痰,左侧胸腔引流管仍持续有气体及脓液流出。患者焦虑不已,家属一筹莫展,经多方打听后于10月就诊我院。

2023年10月22日,朱某某入院时左胸腔闭式引流管见脓性分泌物,水封瓶内大量气泡逸出、III度漏气。

微信图片_20240206110559.png

入院当天即向左侧胸腔内注射亚甲蓝后患者咳出蓝色痰液,住院第二日行全麻下气管镜下左肺下叶背段中a、b两支与左侧胸腔相通,瘘口处见残端缝线,左侧胸腔内见脓苔附着。明确病因是“左侧支气管胸膜瘘”,且是外周型的瘘口,但距离手术已过去2个多月,左侧胸腔已经被脓苔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脓腔,且脓苔范围较广,支气管瘘口也无法自行愈合,这给后续治疗带来极大难度。

微信图片_20240206110604.png

我院胸部CT:左肺术后改变,吻合口周围条片影,左侧液气胸,部分呈包裹性,部分与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分支相通。(蓝色箭头为脓腔,红色箭头支气管瘘口)

微信图片_20240206110609.png

RICU主任吕骁组织了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影像科、呼吸内镜中心等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多学科讨论,根据患者外周型瘘口的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先在不同的脓腔分别置入引流管冲洗引流脓液,待胸腔冲洗干净后,使用价格经济的硅胶材料,手工制作成适合大小的硅胶塞,在硬质支气管镜下封堵瘘口。

微信图片_20240206111448.png

2023年11月胸腔冲洗后引流液从脓性转为清亮后,于11月22日在全麻硬镜下进行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胸膜瘘封堵术。

微信图片_20240206111456.png

在左下叶背段a支和b支置入封堵器的手术后,患者的瘘口就彻底封闭,立马就拔除了胸腔闭式引流管,复查胸部CT提示左侧脓腔及气胸基本恢复,左下背段支气管胸膜瘘封堵成功,并于11月底出院。

微信图片_20240206111502.png

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复查胸部CT:左侧胸腔积液较前减少,左侧气胸较前好转

微信图片_20240206111506.png

2024年1月,患者再次住院,在全麻气管镜下取出了封堵的两个硅胶塞。历时5个月的坚辛求医过程,患者及家属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在家高兴开心过个好年。

微信图片_20240206111518.png

延伸阅读

支气管胸膜瘘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交通而形成的瘘管,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总发生率在0.5%-15%之间,病死率约为23.6%-71.2%,一般发生在肺切除术后1周至3个月内,多见于3~10天,少数患者可能表现为迟发性支气管胸膜瘘,在术后30天以上发生。

可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中央型支气管胸膜瘘是指痿口见于大气道中,如术后的残端瘘;外周型支气管胸膜瘘是指发生于脏层胸膜表面或末端气道的肉眼不可见的气瘘。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结核性脓胸、肺脓肿、全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癌残留、活动性肺结核、肺切除术术前放疗和化疗,以及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全身因素。主要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咳嗽、咳脓性痰、呼吸困难等。

确诊后中央型的瘘口可采取覆膜或硅酮支架、心脏封堵器、电烧灼等方式治疗,周围型瘘口可通过伞状支架、硅胶塞和手术等方式治疗。硅胶塞相较其他方式,价格便宜,可通过手工制作不同大小形状,且取出方便,对于周围型瘘口是个比较好的治疗方式。

 

RICU简介

我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福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科室,以全省最高分首批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评审,获评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优秀单位,获批中华护理学会呼吸专科护士京外临床培训基地,该专科于2011年在省内率先成立独立的RICU。目前由吕骁主任带领的RICU团队共有7名成员,除了具有完善呼吸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在气道重症介入治疗上也有较多的创新和突破。。

RICU已开展气道重症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

1.ECMO下的危重症患者抢救例如:尘肺及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全肺灌洗术、危重症患者肺大泡切除术治疗难治性气胸、冷冻肺活检术

2.硬质支气管镜下气道狭窄紧急救治,例如严重主气道狭窄气道再通及支架置入

3.难治性气胸及支气管胸膜瘘的封堵术

4.气道大出血紧急止血治疗

5.危重症患者清醒镇静下气道分泌物清除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