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基因与健康

漫话基因与健康 (18)话说支气管哮喘(下)

发布时间:2015-02-27 作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197

  这篇谈谈哮喘的治疗和预防。我们不妨先认识一下哮喘病情的分级。目前对哮喘病情共分为 4 级:第 1 级为“间歇状态”,即患者出现哮喘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每周少于 1 次,时间也比较短暂,夜间出现症状每个月不超过 2 次;第 2 级为“轻度持续”,即每周出现症状次数≥ 2 次,但少于每天 1 次,病情可能影响患者的活动和睡眠;第 3 级为“中度持续”,这表明患者每天都有症状,影响患者的活动和睡眠,夜间发作次数每周≥ 1 次;第 4 级为“重度持续”,那就是每天都有症状,而且是频繁出现,经常在夜间出现哮喘症状,体力活动受限。

  以上分级不难理解,但除此之外,每级中还有患者肺功能测定的变化情况,如 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 1 )或最大呼气流量( PEF )的变化情况等,恕不在这里一一叙述。

  治疗哮喘使用的药物,依据其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炎作用和缓解症状两大类,某些药物还同时兼有这两种作用。

  由于哮喘的病因与变态反应分不开,所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成为最有效的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药物、口服给药和静脉用药。近年来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 2 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这两者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应用加倍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的疗效。应该强调,这些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首先,必须到呼吸专科或儿科专业医生就诊,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后,紧接着就是一定要依从医生嘱咐密切配合坚持治疗,以免延误而导致病情加重。

  那么,要怎样配合治疗呢?首先要知道哮喘的治疗目标。即通过治疗要达到:( 1 )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是没有症状。( 2 )防止哮喘的加重。( 3 )尽可能使肺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4 )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的能力。( 5 )避免哮喘药物的不良反应。( 6 )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7 )防止因哮喘而死亡,降低其病死率。

  目前认为哮喘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标准是:( 1 )最少的(最好没有)慢性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2 )哮喘发作次数减至最少。( 3 )无须因哮喘而急诊。( 4 )最少(或最好不需要)按需使用β 2 受体激动剂。( 5 )没有活动(包括运动)限制。( 6 )肺功能检查最大呼气流量( PEF )昼夜变异率在 20% 以内。( 7 ) PEF 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8 )最少或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关于预防哮喘发作问题 , 通常应注意这么几点 :(1) 应该及时就医 , 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有目标地坚持规则治疗 , 不可随意医治 , 以免病情迁延或加重 ;(2)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 过敏性抗原微粒,如花粉、霉菌孢子、某些粉尘或室内沙发、地毯里的螨以及宠物等 , 被褥衣着要常换洗 ; 有的人对某些鱼类、虾、卵蛋白等敏感应避免食用 ;(3) 避免接触 不良气体 ( 包括室内装修 ) 或冷空气 , 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 ;(4) 平常要注意规律生活 , 注意气候变化 , 及时增减衣着被褥 ;(5)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佐剂 , 以增强肌体抵抗力 。

        (作者 刘坦业 原载《福建卫生报》 2005.10.24 )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