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案例简析

咳嗽案例简析( 2 )咳嗽掩盖下的重症

发布时间:2015-02-27 作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191

患者男性, 48 岁,因咳嗽、咳血痰、偶有发热、盗汗 4 个月 , 而住入某医院。之前,患者曾就诊于某市卫生防疫部门,经 X 线胸片发现肺部异常阴影,痰涂片检抗酸杆菌阴性,纯结核蛋白衍化物( PPD )皮肤试验阳性。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菌阴,初治。投入抗结核标准短程化疗 1 个月,未见好转而转院治疗。

  患者既往体健。查体:胸部视诊发育正常,双肺扣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心脏、肝脾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痰涂片检抗酸杆菌 3 次阴性; PPD 皮肤试验,局部硬结反应直径为 15mm × 16mm 。胸片示:上、中纵隔向两侧增宽,两肺见多发结节及斑片状阴影。诊断为肺结核,肺部肿瘤待排。

  投以抗结核标准短化。经 1 个月观察,症状未见改善。胸部 CT 示:两肺多发实性结节及实变影,其中多个结节见中空影,肺门旁支气管血管束增宽,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分析患者的病情有以下特征:( 1 ) 男性, 48 岁,因咳嗽、咳血痰、偶有发热、盗汗 4 个月而就诊; PPD 皮肤试验强阳性反应, ( 2 )实验室检查: 痰涂片检抗酸杆菌 3 次均阴性; ( 3 )胸部影像学示: 上、中纵隔增宽,两肺见多发结节及斑片状阴影,其中多个结节见中空影; ( 4 )抗结核治疗一个月,症状无好转。

  综上几点,通常会考虑到的疾病为:

  患者有肺结核局部及周身症状, PPD 皮试呈强阳性反应,上、中纵隔向两侧增宽,两肺见多发结节及斑片状阴影,这些,很容易让人想到淋巴结核。但也有不符之处:胸内淋巴结结核以气管旁单侧为多见,纵隔向两侧增宽者少见;加之,本例散布在两肺的实性多发性结节性中空影,不像是结核性空洞,且痰菌又阴性, 抗结核治疗症状无好转,因此, 结核病可能性小。

  在排除结核病后,应想到恶性肿瘤。患者 48 岁,无其它组织器官恶性肿瘤病史,再者,依 胸部影像学特征, 胸内转移瘤可能性也不大。纵隔及肺内出现多发性结节中空影,最应考虑的是恶性淋巴瘤。本例的重复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终于确诊为恶性霍奇金淋巴瘤。经过多次抗淋巴瘤化疗,肿瘤好转消散,症状改善。

  简析: 肺原发霍奇金淋巴瘤较少见。据国内部分资料,发病年龄在 42-73 岁间,病程 个月 -7 年不等,平均 年。影像学特征为,肺部可见类圆形阴影,有时呈单发团块状或分叶状,大小约 4-8cm ;有时呈多发性结节状影,与其他肺叶较大结节灶可分隔开,有时肺组织呈实变、密度均匀,最大者可占据一个肺叶,与干酪性病变重要区别之一是,有时病变内可见支气管空气征。肺门和 或纵隔淋巴结可同时受累。本病无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等肺外征象,且由于肿瘤组织很少侵犯支气管黏膜,因此,痰细胞学检查往往阴性,这些都给诊断造成困难。经皮肺穿刺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有时可获阳性结果。剖胸探查,行病灶切除组织学检查,可获确诊。

        原载《福建卫生报》 2006 , 4 : 17. (刘坦业)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