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案例简析
咳嗽案例简析( 3 ) 一个罕见的病例
一位 53 岁的男性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 5 年余,再次发作 3 个月而住入某市医院。
患者 5 年多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活动后气促。无畏寒、发热、盗汗、乏力、纳差、体重减轻,也没有咯血、头晕、心悸、胸痛、四肢酸痛等症状。有糖尿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神志清醒,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 音 ;心脏无异常,腹部柔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也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糖 6.7mmol/L 。总蛋白 95g/L 、白蛋白 34 g/L 、球蛋白 61 g/L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为 0.6 。肝功能正常。 X 线胸片示:双肺透亮度降低,尤以两下为著。痰涂片检抗酸杆菌 3 次均阴性,纯结核蛋白衍化物( PPD5TU )皮肤实验呈阴性反应。入院诊断:涂阴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待定。
入院后 CT 示:双肺散在小斑片、小结节状影,内见小透亮区,以右上中肺野外带为著。
根据患者病情及检查结果,曾考虑的疾病有:继发性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血源性肺脓肿、肺真菌感染、结节病和 Wegener 肉芽肿等。首先,由于患者反复咳嗽、咳痰,血糖增高,加之胸片所见,这些都像是肺结核病。但痰涂片检抗酸杆菌阴性, PPD 皮试阴性,几年来无结核病中毒症状,这些又不支持肺结核诊断;该患者肺内有多发小结节和小囊肿,像是血源性肺脓肿,但临床无急性发病、高热等严重感染症状这又不太吻合;肺部真菌感染,应该有发热、咳脓痰或胸痛等相应症状,而且痰培养易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这些都没有;是结节病吗?影像学有点像,但怎么解释他的血清球蛋白增高呢?是淋巴瘤吗?因为有的原发于肺部的恶性淋巴瘤会出现这样的肺部影像,血清球蛋白也会增高,但多有消瘦、发热和盗汗等周身症状。
为明确病因,一个重要的诊断措施开始进行了。经胸腔镜行右下叶肺活检并病理检查,发现肺组织正常结构消失,肺间质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增生并分散在整个间质中,并见大量成熟的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白细胞共同抗原( LCA )、总 T 细胞( CD 3 、 CD 5 )均为阳性,呈棕黄色的阳性染色,有一定数量的 T 细胞浸润; B 细胞( CD 79α 、 CD 20 )均为阳性,呈棕黄色的阳性染色,大量的 B 细胞集中分布于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诊断得到了确定,患者得的是:特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简称 LIP 。
简析:间质性肺疾病( ILD )是一组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所引起的众多异质性疾病,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 ILD 可多达 200 多种,而 LIP 只是间质性肺炎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已明确证实 LIP 为低恶性度淋巴细胞增生病的前期表现。本例从血清球蛋白增高、影像学的特征特别是病理所见而得到确诊。
原载《福建卫生报》 2006 , 5:15. (刘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