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案例简析

咳嗽案例简析( 8 ) 肺部为何长“蝶翼”

发布时间:2015-02-27 作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267

患者男性, 45 岁,曾因间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一年半而住入某市医院。患者一年半前出现咳嗽,咳少量血丝痰,伴胸骨后疼痛,无畏寒、发热等症状。当地县医院 X 胸片检查示:“双肺中、下野见斑片状浓度致密边缘模糊阴影”,疑诊“肺炎”。投以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 1 周后血痰消失, 4 周后咳嗽、咳痰等症状见好转,但胸片复查病变未见吸收,患者自动出院。半年后患者又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胸部 CT 示:双肺中 、下间质和实质性病变。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示:双肺间质轻度纤维化和慢性炎性改变。于是仍诊断为慢性肺部炎症,复给予头孢菌素类药物及红霉素等联合治疗, 4 周后临床症状减轻,但肺部病灶仍未改变。半年后患者又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短等症状,遂又住院治疗。

  查体: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均正常。视诊、触诊未见阳性征,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见心、肝、脾、肾阳性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清学检查正常,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气道阻力等均正常。胸片示:两肺中、下野见斑片状浓度致密 影以右侧为著。胸部 CT 示:双肺弥漫性片状致密影呈磨玻璃或实变影,病灶以沿支气管、血管束走行分布为主,边界欠清晰;胸部高分辨 CT 示:可见肺小叶间隔 增厚,呈网格状,与小叶间实质性病灶一起构成“铺路石”征,以右肺中、下为明显。再次行纤支镜检查,见气管和各叶段支气管粘膜充血、粗糙,未见糜烂和出血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观呈米汤样,数分钟后见乳白色泥浆样沉淀物。灌洗液镜检 细胞分类:巨噬细胞 0.58 ,淋巴细胞 0.41 ,中性粒细胞 0.01 ; T 细胞亚群分析 CD 3 78% , CD 4 47% , CD 8 26% 。

  基于以上检查结果,即:⑴ 临床表现为慢性过程, 无急性起病或高热,仅为 反复发作的 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气短等症状; ⑵ 典型的肺部 X 线表现,从两侧肺门向外放散的弥漫细小的羽毛状或结节状浸润阴影,双侧对称似“蝶翼”状; ⑶ 肺功能检查表现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障碍,用力肺活量轻度降低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

  为明确诊断决定行小开胸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均质的、粉红色细颗粒样物质,其间可见胆固醇结晶的裂隙和脂溶性空泡,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增生。病理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PAP )。于是在全麻下经双腔气管插管用 37 ° C 生理盐水分别行单侧肺灌洗术,清洗出大量肺泡内异常沉积的蛋白样物质。患者苏醒后明显觉得呼吸通畅,胸闷缓解。胸片、胸部 CT 片复查肺内高密度影较前明显减少。

 

  简析: 本例患者病程长达近 年,对抗生素治疗无临床效果,肺部影像学检查没有改变,提示可能为非感染性肺疾病。 PAP 为一罕见病例。临床上诊断本病重要疑点在于 线胸片和胸部 CT 片,其表现主要为:两肺中下野肺门周围对称性、磨玻璃样改变或实变影、或结节状阴影,病变范围内有小叶间隔的增厚,两者交织成“铺路石”样改变( crazy paving ) , 也有 双侧阴影对称似“蝶翼”状,但最后还是要靠肺活检证实。

                                                                                    (刘坦业)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