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凶 宅 释 疑 (一)
在一栋古老的宅院里,居住着一户人家。祖孙三代30口人,富贾一方;但这一家中有18人得了同样一种病,9人因这种病死亡,家道沦落。于是有人就说这是座凶宅!
那是1929年,在山东滕县,那里有一户徐氏人家。户主徐老先生,拥有豪宅,家财万贯。可是,接连不断的不吉利事情发生,使老先生难以招架。先是老先生出现咳嗽、发热、咳血等症状,后经济南某医院做胸部X线照片,诊断为肺结核。接着,在前后28年间,这户人家的30口人中,就有18人患了结核病,其中,第一代3个人,第二代6个人,第三代9个人;患病年龄最大53岁,最小2岁4个月;18个患病者中,9人病故,连2岁多的小孙子也夭亡。沉重的灾难使老先生家道沦落!
为什么一个家庭中会有这么多人发生结核病?有人说是:这是座凶宅。于是主人就修墓、驱鬼。谁知纸钱越烧病人越多,第三代患病者是第二代的3倍。
庭院深深,有谁能揭开这座宅子里幽灵的面纱?
元凶竟是小不点
时空流转到1962年,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在进行着。有位科学家(Riley)把高十几英尺的楼房分割成互不沟通的两间,每间放置经试验证明没有被结核杆菌感染的豚鼠120只,密闭空气调节。楼下一大房间,住有30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房间两侧安置两条管道,使楼下病房与楼上实验动物房空气可以相通,而病人却不能往来;其中一条管道装有紫外线以消毒空气,另一条管道则没有这种装置。
研究历经一年,奇迹出现了。装有紫外线消毒管道的室内120只豚鼠,没有一只受感染;而另一条管道没有紫外线装置通入的室内,120只豚鼠中有63只被证明受结核感染,并且可以从细菌的特征追查到是那一个病人传染的。这个实验解决了一系列问题:空气自下而上经过管道流入动物房,只有极微小的飞沫“微滴核”或尘埃粒子,才能随空气流动漂游到楼上;管内空气流速每秒1英尺,紫外线消毒不到1秒钟,只有带菌飞沫才能的得到消毒作用。可见带菌飞沫具有传染性。科学,是科学揭开了幽灵的面纱。
那么,这些带菌飞沫的幽灵又怎么会飘游在空气中呢?
有位科学家(Laudon)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用录音机记录了63个肺结核病人夜间咳嗽情况,同时观察了跟他们同室睡觉的儿童受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夜间咳嗽次数在12次以下、12~47.9次、48次或以上者,儿童结核感染率分别为27.5%、31.8%和43.9%。试验还证明了,家庭接触者比往来密切的亲友危险性大5倍,比同室办公的同事高50倍。因为靠微滴核弥散的距离愈近,受其传染的可能性就愈大,反之则可能性小。同时还说明了咳嗽次数愈多,传染危险也愈大。有研究表明,一次咳嗽可喷出3500个带菌飞沫,相当于5分钟说话排出的飞沫微滴数;一次喷嚏排出的飞沫数量可高达100万个。这些飞沫微滴飘浮在空气中,表面水分蒸发,约49%于30分钟后形成微滴核。微滴核的大小也与传染危害有着密切的相关,直径在1~10微米者危害最大,因为它可停留在空气中达30分钟以上,而且能进入末端支气管,从而把病原微生物带入肺泡导致感染。由此,科学家们认定,是咳嗽把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撒在空气中,这种“小不点”的东西,被人吸到肺部而造成肺结核病的感染与传播。而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婴幼儿童。不是吗?在大宅门里的18个患病者中,有14个是在婴幼、儿童时期受的感染,10个发生了结核病!
至此,又有一个疑问提出来了。在这座大宅门里,有60%的人发生结核病,为什么这个地区的其他人群中没这么多人发病呢?俗话说得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