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杆菌与艾滋病毒的双重感染(TB/HIV)比单一感染结核的对人类的生命造成的威胁更大。据报告,TB/HIV的结核病发病率比单一感染TB的发病率要高30倍。有资料表明,感染HIV的结核病人诊断后一年的病死率为31.3%,比未感染HIV的结核病患者的4.4%要高得多。
为什么TB/HIV的双重感染危害如此之大呢?
人体感染了结核菌后,要靠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去战胜它。而HIV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破坏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使体内潜在的结核病灶内燃复发,或使新感染的结核杆菌短期内致病。一般认为,仅感染TB而无感染HIV者,一生中只有约10%发生结核病,而双重感染者则一年中10%机会发生结核病。TB与HIV的互相影响,造成了恶性循环。根据全球结核病与艾滋病感染状况统计:1995年,全球有19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其中TB/HIV1400万人;全球新发生的结核病人879.83万人,其中HIV阳性的结核病人73.8万(8.4%),因结核病死亡者297万,其中TB/HIV26.6万人(8.9%)。预计到2000年结核病发病人数将达1020万,其中HIV阳性人将达141万(13.8%);因结核病死亡者可高达350万,其中TB/HIV将达50万(14.2%)。本已成为人类传染病第一杀手的结核病,再与艾滋病(AIDS)“联手”,真可为“雪上加霜”。
结核病人感染HIV时,会很快出现原因不明的症候群,如发热、盗汗、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头痛、嗜眠、腹泻、吞咽困难、疱疹,而且会很快发展成结核病/艾滋病(TB/AIDS)。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并发结核病时,肺外结核较多见(可作为“指向性疾病”),淋巴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多见;X线表现多为弥漫性浸润或粟粒性阴影,肺下部病变较多见,而肺尖部或空洞性病变反而少见;结核菌素试验反成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当然,痰检和培养结核菌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对于HIV或AIDS患者并发结核病的治疗,可以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治疗,总疗程9-12个月。链霉素注射对这类病人是不适宜的。由于HIV/ AIDS并发结核病治疗更困难,药物不良反应也多,且更易产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所以直接督导治疗(DOT)则显得更为重要。为防止HIV感染者发生结核病,可采取预防性治疗,这对HIV感染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者,肺内有陈旧性结核病变,结核病传染源的直接接触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静脉吸毒者,以及直接护理HIV感染者的人员,都作为预防性治疗的对象。治疗方案应由当地结核病控制部门医师制订并在他们督导下进行。
WHO对卡介苗(BCG)的接种方针是:对于AIDS患者或有临床症状的HIV感染者禁止接种BCG,以免发生BCG播散性疾病;对怀疑或已确诊为HIV感染者分娩的新生儿,应尽早接种BCG,如果婴儿已HIV,无临床症状者可以接种,有症状者则不宜接种。
(刘坦业 原载《福建卫生报》199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