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结核病空气中的险疾

发布时间:2015-02-15 作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49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除毛发、指甲外)都可发病,肺结核占80%以上。 
  婴幼儿饮用含结核菌的牛奶,容易引起消化道感染,应特别注意。 
  鲁迅在《药》一文中曾写及一个结核病人,提及当时人们愚昧的认识,什么人血馒头治疗结核病。而在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正是患结核病而香消玉殒。文学及现实中结核病人给人留下了凄苦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结核病又呈回升的态势。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列全球第二高位。福建是我国结核病高发病的省份。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日。近日,记者采访了该所所长郑金凤和第一任所长、主任医师刘坦业。 
  认 识
  现在患结核病的人多吗?
  还不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有1/3人口已经感染了结核菌,有现症肺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病人8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200多万人。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2000年调查,有5.5亿人已经感染了结核菌,有现症肺结核病人451万,传染性病人196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人。福建省有结核病感染者1460万,现症结核病人10万,其中有一半是新的传染性病人。 
  患了肺结核会出现哪些症状?
  大部分病人会出现局部和周身症状。局部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等;周身症状包括发热、疲乏、食欲不振、盗汗,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调等。当然,肺结核病的症状也并不是都那么典型的,症状轻重程度与病变范围、进展情况和机体的反应性等有关。症状大多由轻到重,由不明显逐渐到明显。多数病人早期症状轻微,常不引起注意,有的被误认为是“感冒”、“气管炎”等。因此,咳嗽、咳痰超过3周或有咳血的病人,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或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哪些人容易感染结核菌?
  结核病的传播中呼吸道传染是主要途径。排菌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使带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便受感染。尤其是以下的几种对象更容易感染∶⑴婴幼儿、青春期及老年人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者;⑵长期使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⑶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矽肺、肿瘤或胃手术后者;⑷急性传染病恢复期者;⑸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 
  治 疗 
  现在结核病主要靠什么药物治疗?
  结核病主要靠药物治疗,通常我们称之为抗结核化疗。主要药物有5种,即:利福平(R)、异烟肼(H)、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链霉素(S)。特别应提醒的是:全程规则用药应6个月不间断。这里对初治、复治用药有区别,应到结核病专业机构接受督导治疗。 
  您刚才提到初治传染性病人,那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病人?
  是的。还有复治传染性、难治性和耐多药结核病人。所谓复治传染性病人,即不规则治疗超过一个月或初治失败的病人,这些病人痰中还排菌,治疗要比初治难疗效也差。难治性肺结核则更麻烦它是指反复不规则治疗或长期排菌达2年以上的病人。耐多药结核病则更严重,表明病人痰中的结核菌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这两种主要抗结核药物耐药,治疗效果也更差。比如新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疗效可达98%左右,复治传染性病人疗效只能达80%左右,而难治性和耐多药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则难以预计。所以坚持用药是结核病人应该明确的道理。 
  我们如何避免病人治疗不彻底呢?
  今年的3.24世界结核病日主题说得好∶“DOTS能够治愈我,也将一样能够治愈你!”所谓DOTS就是∶全程督导短程化疗。这包含了合理的短程化疗方案和全程督导用药。亦即病人每次用药都要在医务人员(或亲人) 督导下进行直至疗程结束。 
  预防 
  我们小时候都打过卡介苗预防针用以预防结核病,是否打过卡介苗就可以一劳永逸?
  婴幼儿接种卡介苗是国家实行计划免疫的第一针。新生儿应该接种卡介苗。接种后会产生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一旦感染了结核菌,便通过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力来应对,以降低发病或少发生或不发生重症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如果出生时没种,应该在12月龄时补种。但接种卡介苗的保护力约为80%,所以种后也不等于“一劳永逸”就不会的结核病。 
  怎样发现是不是得了结核病呢? 
  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凡是咳嗽、咳痰或有咳血超过3周,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症状没有改善的,应该到当地结核病防治部门拍摄X线胸片,有异常阴影者进一步做痰检抗酸杆菌,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2)凡是排菌肺结核病人的直接接触者,应该到结核病防治部门作健康检查,15岁以下儿童可以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如果发现阳性反应,就要做进一步检查。(3)患有糖尿病、矽肺、肿瘤、免疫抑制性疾病、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孕妇、婴幼儿、青春期及老年人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者;胃手术后患者及急性传染病恢复期者,是结核病好发病人群,应注意做好定期健康检查。 
  应怎样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的防治对策是一种综合的措施。它包括彻底治疗传染源、病例发现、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和感染者的药物预防性治疗等方面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治疗传染源。即要对新发现的排菌肺结核病人进行有效和彻底的治疗,让他们失去传染性。一般情况下,有效治疗2周,病人痰中就可能查不到结核菌,也就是说传染性已降低甚至是没有传染性了,但这时病人还必须坚持彻底治疗到疗程结束,这样才不至于复发。

    (刘坦业 左莉炜整理,原载《福州晚报》2003,3∶21)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