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洁白的茶花为何凋谢—从“茶花女”说开去
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遥远的法兰西
有一朵洁白的茶花
她绽开出美丽的传说
她 深深地深深地
打动着情侣们的心
深深地深深地
让人痴迷
于是,花香横溢
飘洋过海
载誉四方
这就是……
小仲马与茶花女
1844 年的一天,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 1824 - 1895 )在巴黎市中心布尔斯广场散步时,邂逅到当时已成为巴黎名伎的玛。俩人一见钟情,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说起玛丽,可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玛丽 1824 年生于法国的诺曼地。她出身寒门,离开出生地不久,便走上了放荡不羁、卖弄风情的生涯。之后便改名为玛丽,嫁给了一个年轻而富有的英国人。可是好景不长,这个英国人婚后不久便因患结核病而死亡。玛丽又“重操旧业”,直到遇见 小仲马。这对恋人虽琴瑟和弦,卿卿我我,但由于社会舆论与习惯势力,棒打鸳鸯,他们的恋情只持续几个月便断了弦。小仲马一气之下背井离乡远走他国, 玛丽郁郁寡欢,强装笑脸,继续着她那放荡不羁的生活。虽然医生一再发出忠告,但她仍然每晚沉醉于舞池的喧嚣声中,以解脱她的孤寂,终于在 1847 年也死于结核病,是年芳龄 23 。
小仲马从西班牙回到法国,获悉 玛丽死讯,再次来到布尔斯广场,触景生情,情感的激流在胸中涌动,决定以此题材撰写小说。他日以继夜,笔耕不辍,终于一个多月后心血化成了蜚声文坛的《茶花女》。 1848 年小说问世后,声誉鹊起, 小仲马一举成名。 1849 年他又根据小说改编成剧本,同名的戏剧首演于巴黎获更大成功。
《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出身贫苦,沦落娼门。偶遇年轻富有的阿芒,玛格丽特深爱着他,但阿芒的父亲从中阻挠,棒打了这对如胶似漆的 鸳鸯, 玛格丽特无奈悲痛地割断了情缘,积郁成疾而终, 酿成了一部 饮誉天下的恋情悲剧。
“茶花女”的钟情,深深地打动了情侣们的心。当情人们双双系手去巴黎的玛丽墓地时,总要带上一束洁白的茶花,恭恭敬敬地放在她的墓前,尽管茶花与女主人公生前没有任何关系,只是 小仲马在剧中的一种尝试,以白色茶花象征 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高尚情操,也是她和男主人公阿芒纯洁爱情的 象征。剧中茶花的反复出现,起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戏剧上 演后,美国女作家琼· 达文波特立即把《茶花女》转译成英文,在“一个卖弄风骚女子的堕落”的标题下在纽约上演,卖座率超过了在巴黎上演的盛况。 小仲马死后三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林纾把小说 《茶花女》用文言文译成中文,于是“茶花”飘香到了中国,一时纸贵洛阳。
“茶花女”走上歌坛
1853 年的一天,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凤凰歌剧院,一场旋律优美、音韵流畅、配乐细腻多采,以“堕落的女人”为主题的三幕歌剧正在上演。演出虽未获得满场掌声,但再度登台时,却一举成名,这便是“茶花女”的巨大魅力。
“茶花女”从剧场走上歌坛,这得归功于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的功劳。威尔第的杰作“茶花女”以及之后创作的“奥赛罗”都被列入西欧十大歌剧之中。威尔第取材于 小仲马的戏剧“茶花女”,由 威尔第的好友弗兰切斯科·玛利亚·皮阿威作词而问世。
歌剧中的女主人公是身患肺结核的巴黎名伎薇奥莱塔·瓦莱里(女高音),为顾全恋人阿尔弗莱多·杰尔蒙(男高音)的家庭和幸福,忍痛割断情丝,重陷风月的淤泥。而阿尔弗莱多却未解衷情,多方羞辱薇奥莱塔。等阿尔弗莱多获得真相,薇奥莱塔却因得了结核而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剧情让人回味无穷……。于是, “茶花女”的 歌声飘过意大利上空,越过维也纳、伦敦、圣比得堡、巴黎、纽约,回翔在全球的上空。
无独有偶,有“ 茶花女 ”也有“卖花女郎”,这便是普契尼的杰作。
普契尼 1858 - 1924 )是继威尔第之后的一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亨利·缪尔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涯情景” 编写成脚本, 1896 年首演。
歌剧 “ 放荡不羁的艺术家 ” 中女主人公咪咪的原身,是一个居住在巴黎的出身低微的卖花女郎,她嫁给了一位贫穷的鞋匠。由于咪咪不安于现状,她跟随上一群不从习俗的穷艺人和作家,在一个称之为“玩世不恭”的俱乐部里相聚。于是遇上了同是巴黎出生的贫穷作家亨利·缪尔,缪尔对咪咪一见钟情,咪咪也不在乎缪尔贫穷,俩人心心相印,于是便同居上了。谁知这时厄运已偷偷地降临到了咪咪的身上,她病魔缠身,一年后住进了慈善医院,终于 1848 年死于结核病 , 缪尔也因而失去情爱。但富有文才与幻想的他,不甘失意,奋笔疾书,于是在 1848 年创作了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涯”。小说一问世又是名震文坛,因为他反映了当时一群因贫穷和结核病而撂倒的……
穷艺术家的生涯
要说这样的故事,那会有一串一串的。
在 1840 年 8 月 30 日,在瑞典举行的音乐会上,有一位骨瘦如柴的小提琴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在床上演奏了一曲灿烂光辉的即兴曲 , 之后便飘然离开了人间!他便是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 1782 - 1840 )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海港,是 19 世纪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家,有“魔鬼小提琴师”的称誉。他 11 岁时即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 16 岁时写出至今仍被公认为小提琴演奏家试金石的杰作“小提琴随想曲 24 首”。 1818 年,他在那不勒斯旅行演出时,因肺结核病复发,健康恶化,被房主赶出门外,并把他的行装扔到街上,辛而被一位朋友收留。尽管帕格尼尼身处逆境,他仍顽强地面对贫困和病魔,挥弓不息。 1828 年他赴欧洲各地演出,名震当代。这时帕格尼尼不仅身患肺痨,还并发有喉结核。阵阵的剧烈咳嗽,颤动着他的身躯,他瘦得乘下一把干柴,凹陷的面容使人难以忘怀,海涅称帕格尼尼的脸“是苍白的、尸体样的”。严重的喉结核使他失音,只有他的儿子爬到一只椅子上,把耳朵对准他父亲的嘴,才能听清他那沙哑的低音。然而,就在死神紧追着他的时候,帕格尼尼依然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与死神博斗,让琴弦发出令人惊骇的声波。最终他握着小提琴在瑞典音乐会上留下了永不消逝的音波!
人们无不爱看福尔摩斯类侦探小说,可是侦探小说(推理)的鼻祖爱伦坡能推断《莫格街谋杀案》的元凶,而不无遗憾的是没能发觉也无力制止谋害自己的“杀手”,他在 40 岁那年被结核病扼杀;无人不晓的俄国大作家、剧作家、小说家契可夫,一生著有 470 多篇作品,但也由于结核病迫使这位伟大的作家于 44 岁时离开人世 ; 史蒂文生( 1850-1894 )苏格兰小说家、散文作家,在受结核病折磨最深的日子里,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后三个春秋,他争分夺秒,留下了《儿童诗园》、《杰凯尔与海德奇案》、《诱拐》等多篇名著,直至蜡炬泪干。
在 18 、 19 世纪,欧洲及全球一些地方结核病大流行。 18 世纪初,汉堡结核病死亡率高达 700/10 万(即每 10 万人口 1 年有 700 人因结核病死亡),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竟高达 900/10 万。 1714 年英国每 5.5 个死亡者中就有 1 人因结核病死亡, 1799 年升为每 3.8 个死亡者中就有 1 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大流行,使一批富有创造力及技艺的知名艺术家饮恨而亡,如肖邦 (见本刊 2003/7.8 : 45 )、布朗蒂三姊妹 、济慈、雪莱、曼斯菲尔德、奥威尔等等,等等。甚至连至尊无上的王孙贵族也难逃此劫。法国的路易十三死于奔马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尸检时发现肺内多发空洞,肠内广泛结核病变。他的王后也有结核病,其子路易十四有肛门瘘管。 19 世纪美国波斯顿的作家哈尔姆斯把结核病称为“白色瘟疫”。
结核病从远古走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数以亿计的生灵。如果说“茶花女”是尘封的故事,那么,下面这件焚烧活女的惨案却是尚有余温!
木香河畔焚烧女
1991年8月2日上午9时许,在贵州省普定县一个叫新寨的边远贫穷山村,一群村民抬着一个病奄奄的少女,急匆匆地向木香河畔跑去。这时只见河滩上早已架起了一堆泼了汽油的干柴,接着, 一根火柴下去,轰一声燃起了烈火。见此情景,少女即刻呼天唤地地喊叫:“我还没死,你们别烧了我,求求你们,爹……娘……”天不应,地不灵,只有她那噙着泪水的父亲无力地喃着“认命吧!闺女,爹也是出于无奈……”,几双罪恶的手将可怜的少女推进了火堆!在熊熊烈焰中,山间回旋着少女的遗言:“我-不-想-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木香河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案呢?说来话长。被烧死的少女叫褚 二妹,是新寨村村民 褚 仁龙的二女儿, 褚仁龙祖祖辈辈居住在穷山村,生活原本已经十分拮据,屋漏偏逢连夜雨, 褚二妹又患上了结核病, 褚 仁龙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耕牛和两头猪,家中几乎揭不开锅了。谁料断断续续的治疗,使 褚 二妹成为耐药性结核病。愚昧加无助的父母,又跪倒在神灵面前,香火钱烧了不少,但挽救不了这个可怜的少女, 褚 仁龙一筹莫展。更令他苦恼的是,如果家中惟一的儿子再传染上这病,那 褚家的香火谁来继承?与其让二女儿在家中“等死”,不如按解放前祖上留下的习俗,于是便发生了这一惨绝人寰的悲剧! 褚二妹被当成瘟神“送”走了, 褚仁龙也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 11 年徒刑进了监狱!
新寨村的惨案惊动了政府,惊动了社会,一项调查在这里进行。自 1991 年 8 月至 2001 年 4 月,这个仅有 1300 多人的小山村,竟有 58 人感染了结核病,先后 9 人因结核病死亡,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 6 岁。村主任摇头叹息说:若能为村民降伏痨病这个恶魔,就算为我们寨子拔掉穷根!
因贫致病,因病返贫,贫病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从 “ 茶花女 ”到“卖花女郎”;从“魔鬼小提琴师”到《莫格街谋杀案》,多少“尘封的故事”,却在百余年后,在木香河畔“焚烧”。野火啊,你可知道,中国有 5.5 亿结核病感染者,有 451万肺结核病人,你可烧得尽!只有那,只有那科学的春风,才可吹醒人们愚昧的心灵。
这里,可以告诉各位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经查, 褚 二妹的妹妹 褚 三妹,虽也患了肺结核,但经与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很快治愈,恢复健康,并在当地传为佳话。真可谓两姊妹同患一种病,结果却是两重天!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 20 多亿人感染了结核菌,有 2000 万人患肺结核病,每年还有新发生的肺结核病人 850 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 200 万。据 2000年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已有5.5亿人感染了结核菌,451万肺结核病人,其中传染性病人196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达13万人,为其他各类传染病、寄生虫病死亡总和的2倍。全国每年因结核病而丧失劳动力多达3.6亿个劳动日,其经济损失达90亿元人民币。全球有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国排名仅次于印度居第二位。为遏制结核病流行,我国政府采取向世界银行贷款等措施,在全国疾病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免费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拍摄X线胸片和查痰,对新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给以免费抗结核病药物治疗。
莫沉迷于神灵,莫痴心于侥幸。
健康之路在于科学的卫生保健!
遏制结核,保护健康,
送瘟神,纸船明烛照天烧;
讲卫生,六亿神州尽舜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