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健康科普】世界慢阻肺日--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
为提升全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认知,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设为“世界慢阻肺日”,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活动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旨在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和重视,强调早期诊断与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二、如何早期发现慢阻肺?
早期发现慢阻肺是实现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的关键环节。由于早期症状往往隐匿,易被忽视,以下表现出现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并尽快就医评估:
(一)慢性咳嗽、咳痰
1.以晨间为主,常被误认为是吸烟者的“正常现象”或老年人的“生理退化”;
2.咳痰量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增加,痰液颜色多为淡黄或透明;
(二)进行性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
1.初期仅在爬楼梯、快步行走等中等强度活动时出现“气不够用”的主观感受;
2.随病程进展,症状逐渐扩展至平地行走,甚至在安静休息时亦出现呼吸困难或胸闷;
出现上述情况后可到福州肺科医院呼吸科门诊进行肺功能检查以及相关影像学评估,以便早期诊断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三、诊断慢阻肺后怎么办?
一旦确诊慢阻肺病,需遵循“长期、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目标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
(一)规范用药
在慢阻肺的稳定期,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急性加重,也需要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慢阻肺的药物治疗中常涉及吸入药物,患者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长期、规律使用。
慢阻肺的急性加重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当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情况时,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1.使用吸入治疗药物后仍旧无法阻止气促或喘鸣;
2.咳出痰的颜色、气味、数量及粘稠度有改变;
3.出现脚踝肿胀或肿胀加剧(甚至在抬高脚步休息一夜之后症状仍旧持续);
4.半夜因气促醒来超过一次;
5.感到极其疲惫超过一天;
6.持续发烧。
(二)坚持自我管理
1.戒烟
确定戒烟日,在2周内开始戒烟,处理掉身边与吸烟相关的物品,找到替代戒烟的方法,如咀嚼无糖口香糖。
2.均衡营养与饮食
多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的食物,应避免油腻、辛辣和寒凉食物。
3.接种疫苗
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建议定期接种流感或肺炎疫苗,从而预防常见病原体感染来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4.规律的作息和运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规律的运动,如慢跑、养身操、游泳等。
5.居家环境、心情护理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应避免冷风直吹,应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频繁生气和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