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茶饮】今日处暑,“上新”参芪麦冬益气茶

发布时间:2025-08-23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129

今日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暑热渐消,但余威犹存,天气开始干燥(“秋燥”始现),人体也容易感到疲乏(“秋乏”)。中医养生讲究“顺时而为”,我院暖心茶饮推出以药食同源材料为主的中药养生茶饮——参芪麦冬益气茶,助您清热润燥、健脾祛湿、益气生津。

微信图片_20250707170047.jpg


【参芪麦冬益气茶】

配方:

太子参15克

黄芪15克

麦冬 15克

适用人群: 适用于夏秋之交感觉疲劳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出汗、口干舌燥者。


【茶饮功效】

1.  缓解“秋燥”: 天气转干,燥邪易伤肺津,导致口干、咽干、鼻干、皮肤干、干咳等。茶饮中的麦冬能有效滋阴润肺。

2.  预防“秋乏”: 季节转换,人体生理机能需要调整,容易感到倦怠疲劳。黄芪、太子参等能补中益气,提升精力。

 

【饮用原则】

1.适度为宜: 养生茶饮不宜过量饮用,每日1-2杯即可,不宜代替白开水。

2.中病即止: 症状缓解后即可停止饮用,无需长期服用。

3.观察反应: 饮用后如出现不适,如腹泻、腹胀、上火等,应立即停止。

 

【注意事项】

中药茶饮虽好,但需辨证施用,以下人群需特别注意:

1.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此类人群体质特殊,用药需极度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配饮。

2.  过敏体质者:对配方中任何一味药材有过敏史者,应禁止使用。

3.  患有慢性疾病者: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患者,需咨询医生。例如:  高血压患者应慎用黄芪,或在医生指导下少量使用。

4.  实证与热证患者: 如出现发烧、感冒、咽喉肿痛等明显外感风热或实热症状时,不宜饮用温补的参芪类茶饮(如第三款),以免“闭门留寇”,加重病情。便秘、腹胀严重者,应慎用黄芪,因其可能加重胀气。

5.  虚寒体质者:平时畏寒怕冷、大便稀溏的虚寒体质者,应减少麦冬等寒凉药材的用量,或增加生姜、大枣等温性药材来平衡。

 

温馨提示: 以上茶饮仅供参考,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身体不适症状严重或持续,请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一起健康度过处暑节气!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