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品牌】ECMO护航,多学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发布时间:2025-03-17 阅读 : 245

39岁的林女士身患乳腺癌多时,历经手术、放疗、化疗后,肿瘤仍肆虐转移至肺、支气管、骨骼等多处。4个月前,她开始出现剧烈咳嗽、痰中带血,外院检查发现左主支气管已被转移肿瘤完全堵塞,虽经多次硬质支气管镜下肿物切除及支架置入,肿瘤仍疯狂生长,支架反复被堵塞。

年1月,她因高热、咯血、呼吸困难濒临窒息,慕名就诊我院时处于严重呼吸衰竭状态。入院检查显示:主气管狭窄90%,隆突被肿瘤赘生物覆盖,右主气管完全堵塞,左主气管支架被肿瘤组织几乎完全堵塞。林女士自主呼吸困难,传统介入治疗风险极高,随时可能因气道大出血或窒息死亡。

ECMO架起生命之桥 硬镜技术破局重生  

面对危局,RICU重症医学科吕骁主任团队联合呼吸与危重症科王新航团队、麻醉科曾慎宝团队、超声科雷晓红团队启动MDT会诊,为林女制定ECMO护航+硬镜介入治疗方案:  

- 1:紧急建立VV-ECMO支持,患者氧合指数瞬间提升至300mmHg,为手术赢得生机;  

- 2:在ECMO保障下,硬质支气管镜精准突进

-电圈套联合冷冻技术切除隆突及双侧主支气管肿瘤;

- 置入Y型覆膜支架重塑气道结构,瞬间打通生命通道;  

- 3:术后即刻撤离ECMO,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8%以上。  

从窒息到重生 技术突破点亮希望  

术后第3天,林女士成功拔除气管插管;1周后出院继续原发病治疗。此次手术不仅化解了患者窒息危机,更成为后续抗肿瘤治疗的关键转折点。  

 

硬镜+ECMO——危重气道患者的“黄金组合”ECMO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体外氧合支持,极大降低术中缺氧风险;  硬质支气管镜:在ECMO护航下,可从容处理大出血、广泛坏死等复杂病变,联合电凝、冷冻、支架植入等技术,实现精准拆弹。  

肿瘤可以转移,但希望不会熄灭!骁主任感叹此次危机,堪称我院多学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为利刃、以紧密协作为坚盾所进行的一场生死博弈。这场惊心动魄的 气道保卫战,其背后彰显的是现代医学对生命的崇高敬畏,更是医者群体永不言弃的坚定信念。当下,我院RICU团队已成熟开展ECMO支持下的气道介入技术,突破传统治疗禁忌,为晚期肿瘤合并气道梗阻患者开辟新生之路。(本文患者姓名为化名)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

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于2011年在省内率先成立,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前床位数10张,拥有以吕骁、钟艳芬、林涛等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并聘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翁钦永主任担任名誉主任。主要收治病种包括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常规开展ECMO、CRRT、危重症气道介入等治疗,可对肺泡蛋白沉着症、早期尘肺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手术。

 骁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临床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胸膜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委员,福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秘书,福州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10余年来,擅长肺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肺部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肺部和胸膜肿瘤的诊治;擅长纤支镜、内科胸腔镜、经皮肺穿刺等介入治疗在肺部及胸膜疾病中的应用等。

钟艳芬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委员,福建省癌症康复协会肺部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福州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主要从事于呼吸系统常见的危重症疾病,重症肺炎、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结核、重症肿瘤的诊疗,擅长于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机械通气、CRRTECMO气管切开和胸膜活检等常规操作。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治疗专委会青年委员,福州市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曾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学习。目前主要从事呼吸及高级生命支持技术,擅长呼吸系统危重症疾病救治、困难撤机拔管、呼吸系统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治疗。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