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基因与健康
漫话基因与健康 (27)卡介苗已“青春不再”(三)
正当 解秘苗 小姐身世之迷陷入“山重水复”之时,科学家们根据最新的遗传分析方法,又得到了更多的关于 BCG 演化的信息。
1995 年,有研究者于 IUATLD 出版的《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上撰文指出:通过 RFLP 消化基因组的方法,进行大片段核酸多态性分析,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中的 IS6110 重复序列多达几十个,而某些 BCG 亚株的这一序列只有 1-2 个。
同一时期,也有学者用基因组杂交的方法,对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牛结核分枝杆菌和 BCG 三者进行比对,进一步发现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它们都存在 RD1 、 RD2 、 RD3 基因区段,而某些 BCG 菌株则缺失这些基因区段。更有学者指出, RD1 区段中的 Esat-6 编码序列,就是结核分枝杆菌的早期分泌蛋白,它能有效地诱发感染结核菌的实验动物的对抗结核菌的免疫性淋巴细胞,换句话说 , 这一编码序列的缺失,就有可能影响 BCG 的免疫效能,而所有的 BCG 中都没有发现这种基因。
1999 年,又有学者于 IUATLD 出版的《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上撰文指出, BCG 亚株的遗传与牛结核分枝杆菌间存在着差异,如牛结核分枝杆菌可检出 RD1 区段中的 Esat-6 基因与分泌蛋白,而一些 BCG 亚株则没有检出这些基因与蛋白。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某些 BCG 亚株还丢失了 RD2 区段中的( MPB64CFP21 )基因与蛋白。还有学者指出,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存在 5 个区段、共包含 38 个开放阅读框 ORF S ,但在 BCG 中则缺失。
有专家指出,根据 BCG 的传代系谱记录,结合分枝杆菌以及 BCG 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可以推测 ,BCG 的 RD1 基因区段是在 1908 到 1921 年间丢失的,而当时卡尔默描述的他所培育的牛结核分枝杆菌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其毒力的减弱,其可能的原因就是 RD1 的缺失导致了毒力降低的结果。关于 RD1 基因区段缺失与毒力降低的关系, 2003 年有学者用现代基因工程手段做了验证,将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 H37RV 中的 RD1 选择性缺失,观察其毒力与免疫力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实了 RD1 的存在与否,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降低有着重要的关系。
时间老人已走进了新的世纪, 苗 小姐还能不能“青春依旧”呢?既然发现 BCG 有某些基因的丢失,于是科学家们就向 DNA 疫苗方向迈进!目前已有多种结核病预防性 DNA 疫苗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 Ag85 、 Pst S 、 ESAT6 、 65Kda 、 Hsp70 、 36kDa 、 19kDa 、 22kDa 、 Hsp10 等等。 Ag85 是结核分枝杆菌和 BCG 主要的分秘性蛋白; Pst S 编码基因是结核分枝杆菌磷酸盐特异转运系统的简称; ESAT6 和 MPT64 一样,都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主要的分秘性蛋白,凡此等等。但是,这些疫苗目前还处在研究和动物实验阶段,各家报道效果也并不一致。因此,在新疫苗还没诞生之前, 苗 小姐还要“坚守岗位”,何况不少研究还是证实 BCG 对急性重症结核病,如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具有不可低估的保护效果。
春去春又回,花谢花再开。 苗 小姐是“青春不再”抑或是“老来悄”?这个迷宫还可继续探索,但人们相信《荀子·劝学》中的一句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作者 刘坦业 原载《福建卫生报》 2006 , 3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