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防治( 1 ) 何谓抗结核化学疗法

发布时间:2015-02-16 作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241

 

(一) 化疗的重要作用

 

  结核病化学疗法,虽然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有了,而今又有了不少新的进展。

  什么是抗结核化学疗法呢?可以用来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我们称它为抗结核药物,它包括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抗结核化学疗法,就是指应用这些药物去杀灭体内的结核菌或抑制它们的生长,以便让身体低抗力来修复遗留下的病灶。因此,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的最强有力的武器,它的重要作用在于治愈病人,控制传染,预防发病从而改善人群中的流行状况。

  抗结核药物种类较多,到目前为止,国际上通用的抗结核药物有 10 余种,但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 IUATLD )仍然推荐使用 6 种主要抗结核药物。即:异烟肼( INH , H )、利福平( RFP , P )、吡嗪酰胺( PZA , Z )、乙胺丁醇( EMB , E )、链霉素( SM , S ) 和氨硫脲( TB 1 , T )。由于 TB 1 在我国没有大量生产,且有较多的不 良反应,所以没有列入 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 常规使用。

  2002 年, IUATLD 发表了《控制及消除结核病的干预措施》的专著,指出: 在社区,结核病控制首选目标就是要降低结核感染发病率。即:通过病例发现和应用化学疗法彻底治疗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涂阳)的肺结核患者,并对涂阳患者的直接接触者提供预防性化疗,以减少结核感染和发病。

  那么,要怎样进行抗结核化疗呢? IUATLD 认为,进行抗结核化疗要解决 4 个主要问题:即: ( 1 )要有高质量的药物;( 2 )选用合理的药物组合方案;( 3 )要加强化疗管理采用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 DOTS );( 4 )合理处理不良反应。

  在以上 4 条中,高质量的药物是先决条件,否则便谈不上治疗效果。因此,如果有人患了结核病,就应该劝其到当地卫生部门规定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就诊,选用国家统一供应的药品,千万不可为了“便宜”而自行购药,这样容易购进伪劣药品,既花钱又难保疗效,并且还容易使结核菌产生耐药性,成为难治性结核病,再治不仅花更多的钱,而且治疗效果也差。

  所谓合理的组合方案,就是要选用主要抗结核药物,根据国家规定的统一治疗方案,按规定的疗程,合理用药。因为, 抗结核 药物有它不同的性能,几种药物合理搭配,取其具有最佳的杀菌和灭菌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这样便可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也不容易复发。

  DOTS 是 WHO 倡导的有 效控制结核病重要策略。就个体患者而言,也就是在治疗的全过程中,每次用药都要在医务人员或亲人的直接看服下进行,这样才不至于中断治疗,使患者既能获得好的治愈效果,又能防止产生耐药性,而且要把防止耐药性摆在重要的位置,使其不致影响周围人的健康。

  由于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患者要与医生密切配合,诉说服药后有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以便即时发现或处理不良反应,利于坚持全程用药。通过合理而彻底的抗结核化疗,对新发现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大约在 2 周到 2 个月左右的时间痰菌转阴,也就是不再排菌而失去传染性,全疗程 6 个月时间内都不再排菌,就算临床治愈。如果病人 X 线胸片上还残留有结核病灶,这也不要紧,因为抗结核化疗是杀菌和灭菌治疗,结核菌杀灭后,残留的结核病灶主要靠身体抵抗力去修复,而不是靠药物。对于新发现的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标准短程化疗治愈率可以达到 95% 乃至于 100% , 2 年复发率只有 3% 左右。

          (作者 刘坦业 原载《福建卫生报》 2004 , 2 : 16 )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