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防治( 7 ) 对 HIV/TB 感染者的预防化疗
当前全球结核病( TB )控制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问题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 HIV )的广泛感染流行,已成为导致结核感染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统计资料表明,在非洲新近诊断的结核病人中有一半是 HIV 感染者。美国、卢旺达、扎伊尔、赞比亚等国的研究报告指出, HIV 感染者的结核病发病几率是 HIV 阴性者的 30 ~ 50 倍。还有研究报告表明, TB 感染者一生中约有 10% 的人会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而 HIV/TB 双重感染者,则一年中就会有 10% 的人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再者,这部分病人不仅难以治疗,如果传播开来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为什么 HIV/TB 双重感染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恶果呢?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 IUATLD )指出( 2002 年): HIV 感染是导致结核感染发展成为结核病最强的也是确定的危险因素,因为 HIV 从根本上改变了机体对结核菌的生物应答。科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感染结核菌后,细菌能否在体内继续存在或被消灭,全靠体内的细胞免疫系统,如果细胞免疫系统健全,感染会很快得到控制甚至结核菌被消灭;由于 HIV 感染具有破坏免疫系统的作用,使循环中 CD 4 细胞即辅助性 T 淋巴细胞数量降低, CD 4 细胞功能降低,而这种细胞在抗结核病免疫中的作用却十分重要,如果 CD 4 细胞急剧减少,就会使机体对结核菌的杀伤力显著下降,结核菌得以大量繁殖而使感染者发病。为此,对 HIV/TB 感染者进行预防治疗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因为,它除了可以防止 HIV 感染者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阻止和减少结核病传播外,还可能降低艾滋病( AIDS )的发病率。
据 IUATLD 资料,在各种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的临床研究,来评估比较预防性治疗与安慰剂在 HIV 感染个体抗结核病的保护作用。对结核菌素( PPD )皮肤试验阳性者,在海地太子港的研究结果,治疗期间的保护率是 83% ( 1993 );在赞比亚卢萨卡的结果保护率是 74% ( 1998 );在乌干达坎帕拉获得了 67% 的保护率( 1997 );而在肯尼亚内罗毕只获得 40% 保护率。
以上可见,对 HIV/TB 双重感染的预防性化疗,是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的。那么,应怎样进行预防性化疗呢?
要对 HIV/TB 双重感染者施行预防性化疗,最重要的问题是,首先应该确定哪些对象具备有这一治疗的适应征。概括地说, HIV/TB 感染者他(她)只是双重感染,而不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例艾滋病或结核病人;再者还必须排除感染的是耐药结核菌(这只好从传染源身上去找),否则将贻误治疗。
HIV/TB 双重感染者预防性化疗对象有:
1• HIV 感染者 PPD5 个单位( 5TU )皮内试验反应阳性者,即反应≥ 5 ㎜者;
2.PPD 无反应者,但胸部 X 线片有非活动性结核病变者;
3. 来自结核病高流行地区又除外活动性结核病但 PPD 无反应性者;
4. 确认无活动性结核病后,不论年龄、 PPD 反应如何,凡与 HIV 感染有密切接触者;
5. 直接护理 HIV 感染者的医护人员;
6. 静脉吸毒者 PPD 反应阳性,不论年龄大小及 HIV 感染与否,一律进行预防性化疗。
( 作者 刘坦业 原载《福建卫生报》 2004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