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话连篇
“肺”话连篇( 3 )--扁桃体炎
到了“咽喉要塞”,我们不妨去看看扁桃体吧。那么扁桃体在什么地方呢?
当我们进入口腔以后,我们会看到上壁像天文馆的“薄壳”一样的“屋顶”,这就是腭;口腔的下壁是口底;口腔的两侧壁就叫颊。
腭,包括硬腭(前2/3)和软腭(后1/3)两部分。软腭后部向后下方下垂的部分叫做腭帆。软腭后缘中央有一个像乳头样垂下的“小舌头”,那就叫悬雍垂(腭垂)。悬雍垂两侧各有两条弓状皱襞,前方的叫腭舌弓,延伸到舌根的侧缘;后方的叫腭咽弓,向下延伸至咽的侧壁。两弓之间有凹窝,腭扁桃体就在这里“安居乐业”。
扁桃体是分布在咽部各处的较大的淋巴组织,是抵御和消灭从口、鼻而入的病原微生物的“安全保卫机构”。扁桃体中体积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口咽两侧的腭扁桃体。通常人们所说的扁桃体炎,就是指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扁桃腺发炎。
扁桃体炎和咽炎是根据不同病理改变和部位而分类的两种病,但实际上这两者常常同时存在而且又相互影响。即:如果是以咽壁黏膜各层炎症为主,那就称咽炎;如果以扁桃体的黏膜、隐窝、实质或滤泡炎症为主,那就叫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也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先谈谈急性扁桃体炎吧。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常见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常以病毒或细菌感染,疲劳、受冷、烟酒过度为诱因。发病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临床症状如:咽干、灼热、干咳、咽喉疼痛,吞咽时加重,可伴发热、周身不适,头痛,食欲差,大便干燥等全身症状。急性扁桃体炎为肌体全身遭受感染的局部表现,因此,其症状往往较重,有时可能并发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检查时若见到扁桃体充血、肿大,甚至有黄白色脓点附着,而周围咽壁黏膜充血相对较轻,则为急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而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慢性炎症病变,也可发生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根据免疫学说,扁桃体隐窝内细菌、病毒及代谢产物进入体液后,可引起抗体形成,继之腺体内产生抗原抗体结合物,能起到一种复合免疫作用,从而认为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由于自身抗原抗体结合时对组织细胞有损害,而有利于感染,感染又促进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状也以咽部不适、干痒、微痛、异物感,从而引发咳嗽。局部检查可见扁桃体呈慢性充血,黏膜下有少许黄白色点状物为主要特征。患者多有“容易感冒”病史,甚或有心、肾、关节痛等扁桃体源性的并发症。
防止发生急慢性扁桃体炎与防止上呼吸道其他疾病雷同,在此不赘述。但对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则强调尽可能隔离,避免食具混用,以免传播病原。本病的治疗应该有针对性,即分清病原,是细菌或病毒感染,不要盲目用抗生素,特别是有高热等临床症状明显者,应及时请耳鼻喉科医生诊治,以免贻误病情,引发扁桃体源性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