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今日科普】关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23-10-31
作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发布者:院综合办
阅读 : 605
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全国多地医院儿科门诊量激增,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占大多数。什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如何预防?福州肺科医院儿科医生为您解疑释惑。
一、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致病微生物,直径只有2-5微米。大多数细菌都穿着“外套”,而肺炎支原体没有“外套”,这层“外套”就是细菌的细胞壁。我们常用的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杀死细菌的,所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支原体并无效果。
二、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谁更容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多见,南方地区夏秋季节高发,每3-7年会出现一次比较大的流行。根据目前全国的阵势,很可能就是碰到了一次大流行。在临床中,所有人群均易感,但常见于5岁以上的学龄儿童,从我国这次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来看,感染存在低龄化趋势。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潜伏期有1-3周,家庭和学校发病有一定的聚集性。
三、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有什么症状
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多为中高热,一般咳嗽比较剧烈,个别患儿可出现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可持续2周甚至更长。多数患儿精神状况良好,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还可能引起皮疹、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等肺外并发症。
四、家长如何识别重症支原体肺炎
1.发热超过7天或者持续高热超过5天,口服药物治疗体温无下降趋势
2.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表现:平静呼吸时,1岁以内的孩子,呼吸频率>50次/分,1岁以上的孩子,呼吸频率>40次/分;出现呼吸呻吟、鼻翼煽动、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皮肤吸气性凹陷
3.精神差,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4.出现胸痛、咯血、头痛、抽搐、频繁呕吐等症状
一、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致病微生物,直径只有2-5微米。大多数细菌都穿着“外套”,而肺炎支原体没有“外套”,这层“外套”就是细菌的细胞壁。我们常用的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杀死细菌的,所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支原体并无效果。
二、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谁更容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多见,南方地区夏秋季节高发,每3-7年会出现一次比较大的流行。根据目前全国的阵势,很可能就是碰到了一次大流行。在临床中,所有人群均易感,但常见于5岁以上的学龄儿童,从我国这次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来看,感染存在低龄化趋势。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潜伏期有1-3周,家庭和学校发病有一定的聚集性。
三、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有什么症状
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多为中高热,一般咳嗽比较剧烈,个别患儿可出现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可持续2周甚至更长。多数患儿精神状况良好,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还可能引起皮疹、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等肺外并发症。
四、家长如何识别重症支原体肺炎
1.发热超过7天或者持续高热超过5天,口服药物治疗体温无下降趋势
2.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表现:平静呼吸时,1岁以内的孩子,呼吸频率>50次/分,1岁以上的孩子,呼吸频率>40次/分;出现呼吸呻吟、鼻翼煽动、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皮肤吸气性凹陷
3.精神差,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4.出现胸痛、咯血、头痛、抽搐、频繁呕吐等症状
出现以上情况中的任何一项都应及时就医
五、如何治疗?
目前儿童首选还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儿童,可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类药物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造成软骨及肌肉骨骼损伤,18岁以下属超说明书用药,需权衡利弊。其他治疗如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重症和危重症患儿;有粘液栓阻塞和塑型性支气管炎的重症患儿应尽早进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五、如何治疗?
目前儿童首选还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儿童,可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类药物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造成软骨及肌肉骨骼损伤,18岁以下属超说明书用药,需权衡利弊。其他治疗如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重症和危重症患儿;有粘液栓阻塞和塑型性支气管炎的重症患儿应尽早进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六、如何预防?
由于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
2.勤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咳嗽、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遮挡。
3.多通风: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4.营养均衡: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饮食,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健康监测: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由于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
2.勤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咳嗽、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遮挡。
3.多通风: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4.营养均衡: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饮食,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健康监测: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现在正处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期,孩子一旦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避免增加出现耐药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