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结核病与艾滋病

发布时间:2015-02-16 作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发布者: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阅读 : 299

联合国对付艾滋病危机研究小组负责官员这样说过:艾滋病毒(HIV)的感染蔓延,到2000年将引起300多万结核病新病例。结核病与艾滋病两个传染病杀手的联合,,使约1/3的艾滋病(AIDS)患者死于结核病。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扎伊尔和卢旺达的调查研究表明,感染了结核菌(TB)同时也感染了HIV(双重感染,TB/HIV)的人,比单一感染TB的人发生结核病的危险要大30~50倍,且发病后一年的病死率可高达31.3%。 
  为什么TB/HV危害会如此之大呢?人感染了结核菌后,要靠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去战胜它。而HIV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使体内潜在结核病灶复发,或使新感染者短期内发病。一般认为,单一感染结核菌而无感染HIV者,一生中只有10%发病,而TB/HIV者一年中就有10%发生结核病,终生积累发病率达50%以上。 
TB/HIV的联合,促进了结核病的全球回升。有资料表明,全球有19亿人感染了结核菌,其中TB/HIV双重感染者不少于1400万;全球每年新发生的结核病人800多万,其中约100多万为HIV阳性的结核病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者约300多万,其中合并HIV感染者达30万。预计2000年全球新发生的结核病人将达1020万,其中HIV阳性病人将达141万;因结核病死亡者每年可达300多万,其中HIV阳性结核病死亡将达50万。 
  结核病人感染HIV时,会很快出现原因不明的症候群。如发热、盗汗、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头痛、嗜眠、腹泻、吞咽困难、疱疹,而且会很快发展成结核病/艾滋病(TB/AIDS),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并发结核病时,肺外结核较多见,可作为“指向性疾病”。对这部分病人的治疗,可以用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乙胺丁醇(EMB,E)联合治疗2~3个月后,继续用HRE治疗,总疗程9~12个月。链霉素(SM,S)注射对这部分病人是不适宜的。由于HIV/AIDS并发结核病治疗更为困难,且多为耐多摇结核病(MDR-TB)或易发展成MDR-TB,目前有用氟喹诺酮(FQS)类药物,如氧氟沙星(OFLX)、左氧氟沙星(LVFX)、司帕沙星(SPFX)取代利福霉素类药物并与其他主要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的。直接督导治疗(DOT)对这类病人显得更为重要,以便密切观察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防止耐药性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防止HIV感染者发生结核病,可采取预防性治疗,单服INH12个月。对HIV感染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者、肺内有陈旧性结核病变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静脉吸毒者,以及直接护理HIV感染者的人员,都作为预防性化疗的对象。对于AIDS患者或有临床症状的HIV感染者,禁止接种卡介苗(BCG)以免发生BCG拨散;对于怀疑或已明确为HIV感染者分娩的新生儿,应尽早接种BCG,如婴儿已经感染了HIV,无临床症状者可以接种,有症状则不宜接种。

         (刘坦业 原载《福建卫生报》2000,3:23)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