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高士其 ——高士其的伟大生平(三)

照耀人类的思想明灯

 

 

  有人说:写写科普只不过是“小儿科”,入不了大雅之堂!作为医学博士,高士其可不这么认为。他曾多次表达道:“我要用生命的火焰去点燃人们思想的灯,共同照耀人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途径。”可见在高士其看来科普工作是一项“要用生命的火焰”才能点燃的“照耀人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明灯。
  高士其爱憎分明,他常常借小品抒发自己的情怀。他的作品中常见到“土壤,广大的土壤,是我的家乡”,“在农村,有数不清的田亩,滴上农民的血汗”;他有时会穿上“一双破皮鞋,溜达溜达地溜到贫民窟”;但是,在《生物界的小流氓》一文中,虽然谈的是霉菌,可结语时有这样一段话:“在这国家流年不利的当儿,这些流氓野性一发,还是汉奸的大来源,国家的健康要受到他们的暗中破坏而起溃疡了。我们民众要谨防啊!”;在《天的进行曲》一文的结尾中写道“天不是死硬派的天,不是顽固分子的天”,“天是人民的天呀!”这时正值1946年,这样的时代背景,这样的呐喊,可见高士其的伟大情怀!
  高士其博古通今,他的作品既大到上谈“天”(《天的进行曲》)下说“地”(《我们的土壤妈妈》)中间“讲”《空气》;又“细”到入微处足以《揭穿小人国的秘密》,使细菌、病毒在他的笔下尽现原形;既让读者看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读到《周易·系辞》里孔子的学说;既学着屈原的《离骚》,又有沙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他的文风是那样朴实无华,又那么入木三分,看后让人觉得是“老少皆宜”,爱不释手,难怪他的《菌儿自传》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邹韬奋的《萍踪寄语》是当时并列齐名的三本国内外有影响的著作而入大雅之堂。说起来这还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
  随着时光流逝,斗转星移,病魔也在变本加厉地摧残着高士其!他的肌肉更加僵硬,眼球不断地呈周期性上翻,喉返神经麻痹了,会厌软骨也 “不听使唤”了,饭菜常常掉进他的气道,高士其时时发生呛咳,而且也使他患上了吸入性肺炎而大病一场。这场重病夺去了他仅有的讲述“咿呀”话语的能力,连平时听惯了他的“口语”为他代笔的秘书也无能为力了,这对高士其无疑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我们的英雄是难不倒摧不跨的,他又试着用两肢僵直的手,颤颤、抖抖地一笔一划书写着。刚开始,一天只能写上几十个字,慢慢地加到几百个字直至成千字,我们的英雄就是这样,用生命之火谱写着科普的春秋,直至1988年12月19日春蚕丝尽,蜡炬成灰,他永生在无声的科普岗位上了!自23岁到83岁,在残疾60年的岁月里,跨过常人难以逾越的障碍,给史册留下数百万个金灿灿的字符,字字是珠玑!他,被中央组织部确认为“中华民族英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诚然,我们尊敬的高士其老师以他的一片丹心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用生命的火焰去点燃人们思想的灯,共同照耀人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途径。”
让我们接过这支用生命之火点燃的闪烁着时代光芒的火炬吧,永远向前…… 


        (作者 刘坦业 原载《福建卫生报》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