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首先谈谈什么是预防性化疗。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 IUATLD )将结核病预防性化疗界定为:应用抗结核药物,对受过结核菌感染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者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感染发展成为临床结核病的危险性,而不是对活动性结核病人的治疗( 2002 年)。
IUATLD 认为:在社区,结核病控制首选目标就是要降低结核感染发病率。因此,除开要发现和彻底治疗痰涂片阳性(涂阳)的肺结核患者外,对一定的对象提供预防性化疗,以减少结核感染的流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预防性治疗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公布的异烟肼( INH )预防性治疗结果是: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发病 65% ~ 90% 。国外有学者( Ferebee SH )综合了 19 项 INH 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对象达 10 万例之多,结果认为: INH 预防治疗可减少发病 25% ~ 92% 。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预防委员会在东欧 6 个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对胸部 X 线片显示有纤维病灶者,进行 INH 预防治疗 6 个月, 5 年随访观察结果,有效率达 65% 。在阿拉斯加的研究结果表明, INH 预防治疗 12 个月后,有效保护至少可达 19 年,儿童至少可持续 30 年。
对新发现的肺部有范围比较大的或数量比较多的陈旧性病灶,我们通常称它为非活动性病灶。对这种病灶的预防性化疗效果, IUAT 也做了大规模研究( 1979 、 1982 )。科学家将患者随机分成 4 组,每组病例约 7000 人,随访观察 5 年,结果说明治疗组的保护率达 93% 。美国 27 个卫生单位合作观察 INH 对 1415 例非活动性结核病变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随访 5 年,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发病 63% ( 1969 )。在纽约,一项研究经 6 年随访,治疗组保护率为 43% 。各家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可能与样本大小、观察对象、用药方法、观察时间长短等等因素有关,但都说明对这部分病例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保护效果。
INH 的预防性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美国曾对 2750 例原发性肺结核儿童,观察 INH 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服药组 1394 例,对照组 1356 例,观察 10 年,服药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86% 。尤其对重症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骨关节结核等有明显效果。
那么哪些人是预防性治疗适应对象呢?
我们不主张将预防治疗作为公共卫生防治对策而在全人群中普遍推广,而是有选择地使用于适应的对象。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规定应用对象为: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者。
2. 与新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 PPD 试验阳性反应的儿童或青少年。
3. 未接种卡介苗( BCG ) 5 岁以下儿童 PPD 皮试阳性反应者。
4.PPD 皮试阳性的下述人员:患有糖尿病、矽肺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者,接受免疫抑制疗法者。
5.PPD 皮试强阳性反应者。
目前,美国对 PPD 皮试阳性者,排除活动性结核病后,不论其年龄大小同时具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者,给予预防治疗:已知或疑有 HIV 感染者( PPD ≥ 5mm ) ; 新诊断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PPD ≥ 5mm );近期 PPD 皮试阳转(年龄≥ 35 岁,净增加≥ 15mm )者;胸部 X 线片中有持久性陈旧结核病灶而痰查抗酸杆菌阴性者( PPD ≥ 5mm );已知有增加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者,如矽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或淋巴瘤患者( PPD ≤ 10mm )、低于标准体重、胃切除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
(作者 刘坦业 原载《福建卫生报》 2004 , 5 : 17 )